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局之年,是全面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關鍵之年。開局決定全局,起步決定后勢。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和市交通運輸局、國資委、城建集團等上級部門的指導下,這一年,公交集團奮楫揚帆,銳意進取,緊密圍繞城市發展和民生需求,創新公交運營模式,以超1.3億公里營運里程,超1億人次客運量串聯起市民高效出行“生活圈”;這一年,公交集團乘風破浪,砥礪前行,錨定提升公交服務水平,打造政府放心、市民舒心的優秀公交;這一年,公交集團激昂青云,一往無前,積極落實城市優先發展公共交通戰略,助推中山市“工改提速”、筑巢引鳳、爭創全國文明城市、“百千萬工程”走深走實、服務城市高質量發展,在“再造一個新中山”征程中彰顯國企擔當。
學生乘坐中山公交集團助學公交專線
優化線網,城鄉連接更緊密
今年以來,在深入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的火熱實踐中,公交集團熱情洋溢、步履不停。乘著這股東風,公交集團持續發揮自身優勢,以公共交通促進鄉村振興為抓手,讓公交服務延伸至村端末梢,深化推進村村貫通。
“在家門口就能坐公交,去鎮上買菜、看病都很方便。”坦洲鎮群聯村東風街的劉伯說。伴隨683路的優化調整,公交服務也覆蓋到群聯村東風路口,而這只是公交集團村村貫通工作中的一個縮影。今年,公交集團按照省“抓好一三五,做強百千萬”工作部署,在全市150個行政村公交線路全覆蓋的基礎上,結合村民公交出行需求和道路通行條件,新增 30 個自然村公交服務覆蓋,為村民打造優質、便捷的公交服務,助力鄉村振興。
在“百千萬工程”浪潮中,公交集團主動作為,新開通公交線路3條、優化調整23條、加密或延長服務時間5條,同時新增站點54個、調整站點38個,聚力構建高效出行“便捷圈”。一輛輛公交車串起了一個個鄉鎮村組,公交也開到了村民“心坎上”,不僅繪就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美麗圖景,也書寫下公交集團助力“百千萬工程”的嶄新篇章。
公交連心,助推灣區更融合
在中山南部的坦洲錦繡國際花城站,一輛琴t85路跨市公交車正緩緩駛出,隨后它將途經花城大道南、金斗灣客運站、坦洲鎮政府、橫琴市民中心、橫琴口岸,50分鐘就能抵達橫琴客運碼頭。今年3月,這條由中山與珠海兩地的公交共同運營的首條中珠高速專線正式投入運營,12月相繼開通“港珠澳大橋口岸—三鄉”t91路,為緊密中山與珠海、香港、澳門聯緊,加速人員流動,加強大灣區西岸融合發展發揮了紐帶作用。
而在中山東部的翠亨新區,橫跨珠江三角洲的深中通道,長虹臥波,如蛟龍出海,讓天塹變通途。深中通道建設加快推進,珠江東西兩岸聯動日趨密切。在市交通運輸局和城建集團的指導下,公交集團有序推進站點選址、車輛選型及充電站建設工作,為開通首期深中跨市公交主線提供營運保障,深中雙城生活指日可待。
持續惠民,優待范圍更廣泛
多年堅持公交低票價政策、嚴格執行5折優惠政策、優惠群體范圍持續擴大、快速公交同站臺雙向免費換乘……公交集團堅守公益定位,積極承擔政府指令性任務,大力發展惠民利民工程,不斷增強市民出行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除了中山通ic卡,市民通過支付寶、微信、云閃付等手機移動端,同樣能享受1元搭乘市內大部分20公里內公交的優惠。截至目前,全市已發行中山通ic卡394萬張,電子卡890萬張,每年有1億人次享受優惠乘車服務,其中約2200萬人次享受免費乘車。公交集團在持續拓展惠民措施的同時,優待范圍也同步擴大。在60歲老年人、殘疾人、基干民兵、重點優撫對象、“中山好人”及道德模范等基礎上,2023年11月起,落實中山市戶籍的現役軍人家屬可免費乘坐市內公共汽車政策,現役軍人乘坐客運班車時其隨同出行的家屬可使用優先通道,讓廣大現役軍人及其家屬通過公交這個小窗口感受到了黨和政府的關心關愛,助力中山創建雙擁模范城市;2023年12月18日起,落實全市各類技能人才享受 2.5 折優惠乘坐市內公交車政策,為中山市吸納人才,助推中山市新時代人才高質量發展貢獻公交力量。
豐富服務,出行方式更多元
民之所盼,公交所向。“現在去人民醫院比以前方便了!”家住南頭鎮的陳婆婆是健康專線開通首日的乘客。從6月12日起,公交集團與中山市人民醫院合作的4條健康專線正式投入運營,線路范圍覆蓋小欖、古鎮、黃圃、南頭、坦洲、神灣等遠距離鎮街。干凈整潔的車廂、多元化的服務、一人一座的舒適,健康專線不僅提升了市民的乘車體驗,而且大大縮短了市民出行時間,將百姓的期待變為現實,并有效緩解人民醫院停車難的情況。
與此同時,公交專線服務也在不斷擴充中。2023年,公交集團為市實驗小學等28所學校開通公交專線,至今累計運營助學公交專線100條,護航學生從“校門口”直達“家門口”;為大洋電機等廠企新開拓8條助工專線,至今累計運營助工專線30條,解決員工通勤難題;推出清明祭祖專線、南朗稻田音樂節接駁專線、偉人故里、美麗中山旅游公交專線等多樣化服務,助力文旅經濟、夜間經濟、城鄉經濟發展。同時通過大數據分析,在3條鎮村線路創新實施“定點定班發車+響應發車”模式、在12條大站快線實施“響應式停靠”模式,為市民節約出行時間和提供最大便利的同時,也為城市發展作出了公交貢獻。
做暖民生,公交服務更有愛
今年10月,交通運輸部等9部委印發了《關于推進城市公共交通健康可持續發展的若干意見》,鼓勵城市公共交通企業持續提升適老化、無障礙出行服務。
事實上,民生公交正穩步推進,公交集團各項公交基礎設施提檔升級,出行服務提標擴面。330多座新建、改建公交候車亭,詮釋著對完善候車環境的執著追求;100座新建電子站牌,體現著打造便民出行的決心;350輛無障礙車輛、12個快速公交示范線站臺、人民醫院公交樞紐站適老化無障礙交通設施改造等,傳承著中山這座城市的敬老尊賢之風。
細節顯溫情,服務見用心。為及時解決市民“用電”之需,公交集團新增共享充電寶便民服務,分別在中山汽車總站、城南公交樞紐站、人民醫院公交樞紐站、快速公交利和廣場站等重點公交樞紐站投放共享充電寶,為市民的手機電量保駕護航。同時,新增三鄉客運站、興中廣場、城軌中山站、快速公交等充電站在公交空閑時間對外開放,以特色服務實現資源利用最大化。
數智賦能,公交運營更智慧
近年來,公共交通企業數字化轉型勢在必行。面對滾滾而來的數字經濟潮流,公交集團蓄勢待發,加速建設智慧公交。
一方面,通過上線主數據、客流分析、線網分析、云調度和數字駕駛艙等模塊,實現了營運生產數據的融合和數據價值釋放,持續提高公交運營效率及車輛投放精準供給;另一方面,借助智能調度和中山公交集團微信公眾號等“實時公交”移動應用,不僅令公交準點率提升至近94%,還讓市民可一鍵掌握公交車位置、距離和預計到站時間,以及設置“乘車到站提醒”功能,實現“掐點坐公交”,出行更方便。隨著“中山公交小程序”的開發上線,實時公交、定制公交、優約巴士等多項功能得到有效整合,在延伸公交服務內容、滿足用戶出行服務的同時,構建起公交與市民互利共贏的生態體系。
公交集團信息化水平的提升,離不開自身強大的自主研發實力。公交集團創新研發的“巡檢管理系統”“電子設備維修管理系統”均獲得國家版權局頒發的軟件著作權證書,代表了公交集團創新科技成果得到國家級認可,成為了公交集團信息化水平穩步發展的有力證明。
綠色引領,踐行低碳更深入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公交集團以綠色低碳發展為引領,自2020年完成中山市公共汽車新能源車占比100%的任務后,持續在低碳減排上發力,把綠色節能發展理念貫徹到底。
在硬件方面,2000多輛新能源公交車每天馳騁在各繁忙街道中,以綠色引擎每日運載全市市民約30萬人次,助力中山生態文明建設。在軟件方面,公交集團以中山書展、綠色出行宣傳月、文明共建等為契機,積極開展“公交進校園”“公交進社區”等走出去和“人大代表進公交”等請進來各類綠色出行主題宣傳活動共20多場次;以中山公交集團公眾號、視頻號延伸傳播觸角,通過推出公交出行服務指引,增加市民對綠色出行的認可度,帶動綠色旅游發展。
如今,公交集團全面實現純電動化已邁入第三個年頭,節能減排效果積微成著。2023年,公交集團使用新能源車比燃氣車減少碳排放10萬噸,相當于種植白皮松樹約9.8萬株,取得了良好的環境和社會效益,助力中山市在綠美生態建設上爭一流、創一流。
文明共建,流動窗口更靚麗
作為全國文明單位,公交集團主動發揮公共汽車“城市窗口、流動風景線”作用,聯合推出“學雷鋒志愿服務”等主題公交車,把公交車打造成精神文明建設的“流動課堂”。此外,公交集團持續開展公交樞紐站導乘志愿活動,提升“青”字品牌的知名度。其中,“文明公交出行”突擊隊榮獲新時代中山青年突擊隊,并涌現“中山市優秀共青團員”1名,“中山優秀志愿服務工作者”2名。
圖為中山公交集團公交導乘志愿服務
同時,公交集團建立了助人為樂、見義勇為的長效機制,鼓勵廣大員工積極發揮正能量,共同營造“公交好人”文化氛圍。2023年,公交集團登記在冊的見義勇為、助人為樂等好人好事超8000宗,先后涌現一批榮獲“身邊好員工”“中山好人”“中山市文明家庭”“南粵好司機”“文明公交駕駛員”、第五屆中山市道德模范提名獎等榮譽的優秀員工,另外“李元娟好人工作室”獲中山市文明辦授牌。隨著“公交好人”文化底蘊日漸濃厚,公交集團向上向善的企業文化蔚然成風,進一步擦亮文明公交底色。
久久為功,必有回響。公交集團錨定提升公交服務水平為目標,憑借強化管理、持續改進、服務創新,成功打造了中山公交服務范式,并先后榮獲“中國道路運輸百強誠信企業(2023年)”“廣東省交通運輸文化建設示范單位”“2023年廣東省企業文化建設先進單位”“2022年度中山市治安保衛重點單位內部安全保衛工作先進集體”等6項市級以上榮譽稱號。
結語
只爭朝夕,不負韶華。公交集團以不息為本,以日新為道,歷經四十八載櫛風沐雨、厚積薄發,從最初的一條線路、兩輛車,到如今覆蓋城鄉、貫通全市的龐大公交網絡,既見證中山這座城市的繁榮與發展,也即將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公共交通領域的一張亮麗名片。
弄潮濤頭立,江河日月新。在新時代背景下,公交集團將繼續秉持“便民、利民、惠民”的服務宗旨,圍繞市民所需、結合公交集團所能,推動集團資源和民生實事密切鏈接,以“行則將至,做則必成”的自信和勇毅,朝著新時代公交高質量轉型發展的目標進發,為美麗中山和幸福灣區建設再添新動能。